页头图片

驻村曹树威: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2025-03-03 hth全站网页版

  “当村里人,办村里事,所有工作要用心去做。驻村,不仅要住在村里,更要驻进心里……”翻开略微泛黄的日记本,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派驻禄峒镇大慈村曹树威苍劲的笔迹映入眼帘。

  2023年4月驻村以来,曹树威认真履职尽责,强班子、带队伍、谋产业、解难题、实为民,他内心深处的愿望“不仅要让村民富起来,还要让乡村活起来。”

  “喀斯特地貌,石山众多,无地表河;耕地面积少,自然资源条件差,发展产业难度大。”曹树威到大慈村记录下的首段文字,便是走访全村9个自然屯的调研情况。

  不久后,他撰写的《关于禄峒镇大慈村产业发展总体目标调研报告》获得镇域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随后,大慈村推行“党支部+后援单位+党员+群众”发展模式,建成百亩良种玉米示范种植基地、优质红皮花生种植基地和集体经济百香果种植基地。截至2024年10月底,大慈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1.6万元,自主营收占比高达81%。

  “后援单位不仅给我们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还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帮我们卖掉1.2万斤农产品,实实在在鼓了群众的腰包。”大慈村党支部书记陆福良说道。

  驻村日记里记录着这么一段话:“驻村帮扶,能帮的可能只是一时,关键还是要激发内生动力。怎么样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与大多数乡村情况相似,大慈村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居多,青壮年难留、产业能人缺失等问题较为突出。为此,曹树威主导实施“引雁回巢”工程和“能人治村”工程,采取线下寻访、线上招募等方式,召集致富带头人、返乡青年回村创业,先后为大慈村储备9名村“两委”后备成员。目前,一批有想法、有干劲、有技术、讲奉献的乡土人才逐渐回归,为大慈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基础。

  他先后邀请自治区级专家团队到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3期,受益群众130余人次。参加培训的大慈村致富带头人杨靖说:“曹书记带来的团队详细讲解了病虫害防治技术,帮我把百香果园防治得妥妥帖帖的,今年获得了很好的收成。如果每年的收入都这么高,我们肯定觉得在村里发展产业更划算……”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翻开驻村日记,每一页都记载着曹树威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初心。

  2月份,大巴、那排、大拉3个屯饮水中断,此时仍在老家过年,立即远程协调钻井公司,仅用3天时间就解决了问题。

  3月份,组织村干部深入各村屯收购农产品,将村里的土特产作为福利带给人口基数巨大的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职工,联农带农,实现群众、职工双受益。

  5月份,针对弄算屯连续数年季节性干旱、水源供应紧张的问题,组织村干部、弄算屯群众和施工队到弄算屯勘探水源,发动钻井筹款,给本屯水井项目的建设打好基础。

  6月份,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调动机械对本村的百香果基地产业路进行翻修,路通了、果大卖。

  7月,邀请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师生到村开设“大慈村暑期班”,为村里的中小学生授课250个学时;同月带领本村干部、驻村工作队和致富带头人共11人到田阳畜禽生态养殖示范区逐个点学习先进致富经验。

  8月份,组织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暑期三下乡志愿者团队和村干部共同开展本村矿后土地的复绿、复垦地治理探索;协调本村干部给困难监测户请来了靖西市阳光爱心志愿者协会,成功认领资助本户的两个孩子,帮这个家庭减少了很大的学业负担。

  驻村日记里记录了曹树威的点点滴滴。派驻两年来,从刚接手驻村工作时的压力满满,到现如今的收获感满满,他越来越明白,用心方能贴心,用情方得真情。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他与同行人住在村里、驻进心里,用心用情付出,为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瑾雯 通讯员 张学超 钟 涛 余昌花)

  有鉴于此,2025开年以来,各家安全公司严阵以待,纷纷探索新路径、新范式,以筑牢网络安全防线,为国产大模型保驾护航。

  伴随生成式AI大模型迭代升级,慢慢的变多的AI创作工具入驻各大网络站点平台,人工智能正融入内容创作生产的方方面面。

  想要真正让AI给网络内容生态带来积极影响,网络站点平台、政府机构、媒体、公众必须加强协同,构建“法律—技术—伦理—行业”的四维治理框架。

  专家表示,对主带彗星311P进行探测,有助于了解小天体的物质组成、结构和演化机制,填补太阳系小天体研究领域的空白。

  雷圣宾介绍,未来,这项技术有望在自旋电子器件、量子计算、光学器件、材料科学等领域实现超越传统碳材料的独特功能。

  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的新征途上,需要汇聚政府和社会多方力量,加快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为基础研究注入更加丰沛的“源头活水”。

  27日,记者从广州大学获悉,该校与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高校科学家合作发现,位于火星北半球乌托邦平原南部的“祝融号”着陆区,其地下10—35米深处存在多层倾斜沉积结构。

  2月27日15时08分,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北京大学常林研究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合作,成功开发出世界首款光子时钟芯片,可将芯片上的时间调控速度提升100倍。

  从市场监管总局获悉,国际电工委员会近日正式对外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国际数据库事务处理性能委员会(TPC)近日宣布,阿里云PolarDB云原生数据库以远超原纪录的性能,登顶TPC—C基准测试排行榜,以每分钟20.55亿笔交易和单位成本0.8块钱的成绩,刷新该榜单性能和性价比两项世界纪录。

  当物质处于地球上最低温度、最高压力等极端条件下,也许会出现怎样的“超能力”?物态调控是物理学研究造福人类社会的重要方法,科学家对于物理世界极限的探寻从未停止。

  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获悉,该院敦煌戈壁荒漠研究站柳本立研究员团队以退役风机叶片为原料,成功研发出新型防沙材料,为循环利用退役风机叶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业规划、24小时解答疑难问题,为研究人员查找资料……“DeepSeek+高校”的智慧教学研究场景正在北京部分高校实现。AI浪潮已至,智慧校园是大势所趋,但AI与教育的融合仍有赖于师生素养提升、技术适应性及相关制度的建设完善。

  根据美国航天局最新测算结果,一颗编号为“2024 YR4”的小行星在2032年12月22日撞击地球的可能性已基本排除,撞击概率已降至0.004%。美航天局表示,小行星“2024 YR4”不再对地球构成重大威胁,它为天文学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来测试行星防御科研和预警流程。

  26日,全国顶级规模、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青海省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青海格尔木开工。

  为加快补齐农村地区公共充换电设施短板,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财政部办公厅、工业与信息化部办公厅、交通运输部办公厅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申报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2025年计划支持75个试点县改善充电基础设施。

  中国第四十次南极考察队利用我国自主研发设备,成功钻穿545米厚的冰层及冰岩夹层,获取了连续冰芯样品和基岩样品。拉斯曼丘陵地区位于伊丽莎白公主地冰盖末端,是东南极冰盖的溢流区之一。

  青藏高原高山特有物种是什么问题造成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ECO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汪涛研究员联合瑞士巴塞尔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和北京大学研究人员,

文章分类
联系我们
联系人: hth娱乐
电话: 020 - 2216 5516
传真: 020 - 2216 5516
Email: admin@rq95.com
QQ:
微博: rq95/
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89号燕侨大厦4019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