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挑选一处平整、宽敞、干净且无粉尘的场地,同时确保空气干燥,具备充足的水源与照明条件。施工前,需仔细检查硫化机、电动葫芦、角磨机、砂轮机、直尺、卷尺等量具,保证所有工具设备性能好,能够正常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硫化机作为热硫化接头的核心设备,其加热、加压功能必须精准可靠;而量具的准确性则关系到接头尺寸的精度把控。
依据输送带的宽度(B1200)和接头长度,准备足量的未硫化芯胶、未硫化面胶,以及DG668热硫化粘接剂。务必仔细确认所有材料均在保质期内,并且依规定要求妥善保存,防止材料因受潮、受热或其他因素导致性能直线下降。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接头的最终效果,因此这一环节绝不可马虎。
将输送带的两端,按照 1/2 带宽(即 600mm)的搭接长度,切成斜角梯形。这一步操作对精度要求极高,需保证切口整齐、角度一致,目的是为了后续接头能够紧密贴合,使输送带在运行过程中受力均匀,避免因接头不平整而出现应力集中的情况,进而影响输送带的使用寿命。
使用角磨机配合钨钢打磨碟,对接头部位进行阶梯式处理和迂回打磨。打磨的最大的作用是去除输送带表面的氧化层和杂质,增加粘接面积与粗糙度,这样能让热硫化粘接剂更好地附着,提升接头的粘接强度。打磨完成后,用清洗剂CY131对接头部位进行深度清洁,彻底清除油污和灰尘,为后续涂刷粘接剂做好充分准备。若接头表面残留杂质,会极度影响粘接效果,导致接头容易开裂、脱落。
把热硫化粘接剂DG668均匀地涂刷在打磨好的接头部位,同时也要涂刷在未硫化芯胶、未硫化面胶的表面。涂刷时一定要格外的注意,必须做到均匀、全面,不能有漏刷或涂刷不均匀的地方。否则,在硫化过程中,这些薄弱区域就有可能会出现气泡、脱胶等问题。刷完后,等待粘接剂干燥至不粘手,这样的一个过程通常要 15 - 30 分钟,具体时间会因环境和温度、湿度等因素有所差异。
依照接头长度和宽度,将未硫化芯胶裁剪成合适尺寸,注意芯胶尺寸要略大于接头部位。然后,小心地将芯胶平铺在接头部位,确保与输送带表面紧密贴合,不能有气泡和褶皱。铺好后,使用压辊用力压实芯胶,使芯胶与输送带充分粘结。芯胶的铺设质量直接影响接头的强度和柔韧性,若存在气泡或贴合不紧密的情况,会降低接头的整体性能。
在铺设好芯胶的输送带接头部位安装硫化机。安装时,要精准调整硫化机的压力和温度。根据带宽 B1200 输送带的规格和厚度,通常将硫化温度控制在 145 - 150℃,压力设定在 1.4 - 1.6MPa 之间。这两个参数的设定最重要,温度过低或压力不足,会导致硫化不充分,接头强度不够;而温度过高或压力过大,则可能使输送带老化、损坏。
接通电源开始升温,起初采用低压预热,当温度升至 80℃时,将压力升至标准压力。随后,保持恒温状态,根据输送带的厚度和硫化温度确定硫化时间,一般为 45 - 60 分钟。在硫化过程中,操作人员要时刻密切观察硫化机的压力和气温变化,确保硫化过程稳定、安全。一经发现压力或温度出现异常波动,需及时作出调整,以保证接头质量。
硫化完成后,需等待硫化机冷却至室温,再取出硫化好的输送带接头。接着,对接头部位进行修整,去除多余的芯胶和飞边,使接头处平整光滑,保证输送带能正常运行。修整过程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接头部位,影响输送带的正常使用。
输送带热硫化接头工艺的每一个步骤都紧密相连、至关重要。只有严格按照上述施工流程操作,才能确保带宽 B1200 皮带的接头质量,延长输送带的常规使用的寿命,为工业生产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有力保障。